-
一、 根据参赛人员的不同,本次大赛分为高校学生组(含本科生、研究生及高职生)和社会组。
1)学生组:为在校学生作品;
2)社会组:从事移动互联开发的公司或个人(获得A轮或A轮之前投资)包括各地孵化器在孵项目。
二、根据参赛项目的不同,在学生组及社会组之下,分别设置3个不同类别。具体描述如下:
大赛分社会组和高校组,在每个组分三个类别:移动互联科技成果、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和移动互联新业务。其中
第一大组别:移动互联科技成果(技术创新),包括:
1.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芯片、移动操作系统、智能传感器、位置服务等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;
2.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、微机电系统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应用及市场化;
第二大组别:移动互联技术应用(技术创新在行业的应用),包括:
3.移动互联网和农业、工业、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应用;
第三大组别:移动互联新业务(商业模式创新),包括:
4.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约车、租房、支付等分享经济的新业务;
5.移动互联网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: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、旅游、教育、医疗、就业、社保、养老、公安、司法等便民服务;
6.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为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、乡村旅游、生产指导、就业服务、技能培训等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;
7.围绕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的网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,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跨境移动电子商务业务。
此外,大赛还将根据具体需求开展行业分赛。
-
参加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决赛,将融入大赛组委会打造的从高校、社会到产业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。参赛项目将获得、有机会参与并见证以下事项:
1、决赛现场将组织多家传统企业高管直接参与,现场挑选项目,达成合作意向,实现项目直接落地和转化;
2、所有参赛项目都将免费赠送展位,高校师生与社会创业者、企业高管、嘉宾、评委共同参与决赛活动,便于交流对接。
3、由有决策能力的投资人及大企业组成的有强大整容的评审团,将为参赛项目提供最优质的指导和支持;
4、决赛之前将进行免费的决赛路演培训;
-
一、申报条件:
1. 参赛项目应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核心,能够体现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特色;
2. 参赛项目能够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段进行推广和转化;
3. 参赛项目必须具有原创性、创新性、新颖性;
4. 参赛项目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、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市场前景;
5. 有融资需求项目的必须填写商业计划书。
二、参赛对象
1.从事移动互联技术与产品开发的企业、科研机构或个人的技术创新项目;
2.各普通高等学校在职教师和在校研究生、本专科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成果。
完成项目的个人或单位均可申报。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是指参加项目设计制作的全过程,并做出主要贡献的个人。
-
1. 各组别作品分设一、二、三等奖。奖项的数量及类别将根据申报情况由大赛组委会确定;
2. 奖项的类别按照各组别分别设置。
3. 主办单位将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。
4. 对于高校教师与学生共同申报的作品,将分别颁发证书。对于学生获奖者,颁发作品奖证书;对于教师获奖者,颁发教学成果奖证书;
5. 除了设置一、二、三等奖之外,还将设置单项奖。
其他事项
1.大赛免收报名费及评审费;
2.大赛决赛参赛选手食宿由组委会负责安排,费用自理(以决赛通知为准)。
-
评审过程完全开放,行业专家、投资专家联合把脉,共同评审。高校组与社会组可互相观摩和交流,给参赛选手更多学习提高机会。
一、 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,首先对申报作品进行初评;
二、 初评通过的作品将在大赛官网( www.cmiic.org.cn )上公示,并通过大赛官网及邮件发送决赛通知;
三、 通过初赛的作品将在北京进行决赛交流,由参会代表、专家及企业各界代表共同对作品进行评审,最终评出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四、 参加决赛的选手必须带自己的作品现场进行决赛,进行作品演示及答辩,不得使用视频。(对于软硬件结合的作品,进行现场实操测试;对于纯软件的选手,进行现场编程测试);大赛提供开放的安卓平台,供参赛选手在平台上搭建不同的应用。
-
大赛分社会组和高校组,在每个组分三个类别:移动互联科技成果、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和移动互联新业务。其中
第一大组别:移动互联科技成果(技术创新),包括:
1.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芯片、移动操作系统、智能传感器、位置服务等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;
2.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、微机电系统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应用及市场化;
第二大组别:移动互联技术应用(技术创新在行业的应用),包括:
3.移动互联网和农业、工业、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应用;
第三大组别:移动互联新业务(商业模式创新),包括:
4.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约车、租房、支付等分享经济的新业务;
5.移动互联网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: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、旅游、教育、医疗、就业、社保、养老、公安、司法等便民服务;
6.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为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、乡村旅游、生产指导、就业服务、技能培训等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;
7.围绕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的网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,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跨境移动电子商务业务。
此外,大赛还将根据具体需求开展行业分赛。
-
一、申报材料:
1)团队介绍
2)作品背景
6) 作品的创新点,并应从技术实施上详细阐述
7) 作品新颖性,实用性及市场应用前景
8) 作品的性价比等
二、附件:
1)能够反映作品水平的相关材料电子版(包括专利申请证书、获奖证书等)
2)能够反映团队成员、项目背景、项目进展等基本情况的PPT介绍(供参赛展示、项目路演等使用)
三、视频:
能够反映作品演示情况的视频文件(1-5分钟),应包含作品名称、单位名称(个人申报者直接填写个人姓名)的字幕及相应的作品演示及解说,文件要求为MP4格式
申报材料提交流程:
1、注册/登陆大赛官网,点击“提交作品”进入个人中心完成基本信息、大赛报名、项目材料的填写、提交